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亥坐不住了(2 / 3)

作品:《我的祖父是秦始皇

难受。

……

张良这边跟受气的小媳妇似的,心里难受的时候,韩信那边早已经调整好了心态,此时,他按着自己腰间的长剑,又身躯昂扬地站在了所有的门客中间。

“……诸君,此新兵大营,情况如何,想来不用信在此赘言,大家有目共睹,大秦不问出身,以军功起家,只要我们能在这新兵大营站稳,岂不比在皇长孙殿下府上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门客强上百倍……”

韩信的话,显然引来了大家的共鸣。

“韩兄,此言不差,可这新兵大营里面,人才辈出,我们这些人初来乍到,想要站稳脚跟,恐怕不易吧……”

面容粗犷,来自河东郡的薛齐有些丧气地摇了摇头。

这几天,他真是有点受打击了。

不要说读书写字,粗通兵法了,即便是他自以为精通的机关之学,也在一群墨家弟子面前撞得稀碎。虽然这几日的相处交流,让他受益匪浅,但也让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。

不说别人,就那个最年轻的十七弟子褐,就扔自己十八条街。

若不是矩子禽勉励了他几句,隐约透漏出几分可以考虑收他为墨家弟子的意思,让他精神振奋,说不准他现在更丧。

但此时薛齐的话,却恰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。

在这里待了几天,他们心中那份自诩英才的小骄傲,早已经碎得差不多了,当时才进新兵大营的心气早就丢了个干净。

没办法啊,这新兵大营里,但凡挂点头衔,管点事的,就没一个简单的。

让他们有一种自己泯然众矣的感觉。

韩信闻言,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蒯通,蒯通顿时心领神会。这些时日相处下来,他倒是和韩信有些惺惺相惜,成了颇有默契的好朋友。

“韩兄既然如此说,想来是有了办法——既然韩兄不嫌弃我等,愿意提携我们一把,需要我们怎么做,韩兄无须客气,只管直言!”

韩信虽然当众败给了李信,但谁不知道,这位韩信反而因祸得福,受到了李信将军的赏识,不仅亲自邀请他去中军大帐指点兵法,还要把他举荐给皇长孙殿下。

已经有了飞黄腾达的迹象。

蒯通说得不算错,人家韩信这真有点提携的意思。

“韩信只管吩咐——”

有了蒯通和薛齐的捧哏,气氛顿时就带动了起来,见士气可用,韩信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,心中又多了几分信心。

“三日之后,皇长孙殿下,将在此举行大型军演,从所有队伍中,决出三位五百主——而我们也有下场角逐的资格……”

说到这里,韩信目光灼灼地扫视着眼前的这些相熟的门客。

这个时代,很少有后世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,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可以骑上战马砍人,跳下战马论道的主儿。

加上,大多数读书人,家境多少都算殷实,很少有颜回那种穷得吃不上饭的,身体自然比寻常人高大一些。

所以,若是论及作战的能力,这些只训练了三个月有余的新兵蛋子,真未必有他们这些从小就修习武艺的门客战斗力强。

“只要诸君肯听我号令,吾必夺魁首,到时,我为五百主,诸君也可为百将,屯长,什长,伍长,来日战场立功,更上层楼,也好博一个富贵前程……”

韩信的话,顿时让这些门客士气大振。

韩信的兵法,那是有目共睹的,不仅连败营中百将,而且就连李信将军都极为赞赏,即便是夺不了魁首,也必然能进入前三。

那时候,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,真正入了皇长孙殿下的眼。

看着这些擦拳磨掌的同僚,韩信也忍不住信心大增,当天晚上,就开始按照兵法,布勒这些宾客。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,但他有足够的信心,可以在这两天之内,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。

……

章台宫。

听着从御史台那边回来的黑,不动声色,原原本本的禀报,始皇帝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
那孩子到底是没辜负自己这段时间的栽培。

如今,已然有了几分上位者的决断。

“那个冯劫,倒是位识趣的——我记得他家里那位嫡次子还没有出仕吧?回头让他去皇长孙府上做个伺候的书吏吧……”

黑笑着点头记了下来。

上郡谶言的案子,终于尘埃落定。

始皇帝把手中的卷宗随手扔到一边,沉吟了一下,忽然问道。

“徐福的船队到哪里了?”

“昨日辰时,已经抵达河内,算算行程,今日应该已经进入河东,最迟后日,即可抵达咸阳……”

始皇帝闻言微微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