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二章 我的门客素质真高(2 / 2)

作品:《我的祖父是秦始皇

更何况,这个《铸军魂》写得深入浅出,分析的鞭辟入里,逻辑上环环相扣,所举的实例,肉眼可见,具有一种极强的蛊惑性。

幸亏,皇长孙还只是皇长孙,也幸亏这《铸军魂》誊抄不易,也只是在这小小的新兵大营你推广,若是被推行天下……

蒯通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这根本就是在刨那些六国贵族的根,到时候,不要说意图恢复,恐怕连现在的局面都不一定能保住!

虽然很多人,不可能有蒯通这么深刻的体悟,但韩信和蒯通此时的心态,也基本上反应了这些人不同的心态。

不过,有一点是共同的,那就是气焰没了,人听话了。

一个个乖乖地捧起了手中的竹简,开始跟着陈平,认真地学习起了《铸军魂》。

陈平毕竟是真有才学的,讲起课来,旁征博引,深入浅出,举一反三,几乎把这篇赵郢原本用来铸造军队魂魄,加强政策沟通的作品,直接讲成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鸿篇巨制。

就连不少对这位原本有些不忿的门客,都不得不在心中暗自钦佩。

确实有几分才学!

然而,他们不知道的是,此时,还有一个鬓角斑白,身材魁伟,渊渟岳峙的中年男子,正跪坐在中军大帐,神情肃穆地翻看着几卷竹简。

《六韬》、《铸军魂》,以及一份学习进度考核表!

详细地记录着足足三千多人的学习情况。

三千多人能识字,三千多人学兵法,三千多人研读《铸军魂》!

李信不由徐徐地舒了一口气。

这个皇长孙!

了不得!

他忽然彻底明白了,始皇帝把自己塞给皇长孙的心思,心中一暖,眼角隐隐有些湿润。陛下到底还是牵挂着自己这个不争气的晚辈!

“陛下,臣必以死报之!”

……

由于需要讨论《铸军魂》推广的问题,上午的这次议政,一直坚持到了中午,始皇帝干脆在宫里留了饭。

如今宫里的厨师,经过赵郢这段时间的调教,早已经今非昔比,甚至已经有了几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。

毕竟,前世的时候,赵郢也就是个喜好口腹之欲的饕餮而已,又不是什么专业的厨师,等他把一些常用香料的作用,炒菜的道理讲清楚,然后把后世一些常见的菜式演示给他们看之后,很快他们就能举一反三了。

毕竟,做饭,赵郢是业余,而人家是专业,而且是专业中最顶级的存在。

跟赵郢相比,差的只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罢了。

所以,中午的饭菜一出,顿时赢了一个满堂彩,这些大臣一个个吃得停不下来,尤其是太尉缭,年纪大了,又身份超然,吃得更是眉飞色舞。

“陛下,您这是从哪里招来的好厨子,手艺实在是太好了,老臣觉得,恐怕连那个最新风靡咸阳的天香阁,也未必比得上您这位厨师的手艺……”

太尉缭一边说,一边摇头感叹,倒也没想着从始皇帝这里要个厨子过去。

毕竟,这样的厨子培养不易。

有一个,就已经是运气了。

这个时代,哪怕是厨师,又或者是什么工匠,但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绝招,也大多都会秘而不宣,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,甚至是可以传家的宝贝。

在这种社会风气下,想得到优秀的厨师,就更难了。

更何况,就算是人家肯传授,想练到这种程度,恐怕也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水平。

他也只有羡慕的份了。

“太尉若是喜欢,回头朕你找皇长孙,我这些厨师,也都是他调教出来的……”

谁知道,他这边还没感叹完,始皇帝那边就笑呵呵地开了口。

不仅是太尉缭,包括冯去疾、李斯、蒙毅等人,听到这里,也不由纷纷停下了筷子,一脸诧异地看了过来。

连厨师都是皇长孙调教出来的!

他还有什么不会的吗……

赵郢:……

干脆笑呵呵地拍了拍手。

“诸位若是喜欢,今天回去就可以派自己府上得意的厨师去我家后厨,跟着我家的厨娘学习——不过,千万别把我家厨娘给拐走了……”

赵郢说得风趣,一群大佬不由哑然失笑。

送到嘴边的好处,不要才是傻瓜,纷纷拱手道谢。

午饭之后,太尉缭、冯去疾、李斯和蒙毅等人纷纷起身离开,赵郢也没有多做逗留,很快起身告辞。

一百二十多位刚刚招揽的门客,塞到兵营里去,自己这个当主人的,于情于理也应该过去看看,关心一下。

礼贤下士啊!

这个,咱堂堂的穿越者,懂!

等他到了新兵大营,一看,豁——

一个个乖巧的跟小学生似的,跟着陈平学习《铸军魂》呢!

前面的陈平,也讲得很带劲,整个人脸上都像发着光,他干脆又悄悄地退了回来,心中暗自赞叹。

不愧是我辛辛苦苦选拔出来的人才,素质就是高!

这么快就已经适应了军营的生活,以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军营的新生活中去!

比后世那些天天只知道摸鱼的狗贼们好多了啊!

孺子可教也——

到了中军大营,发现李信正坐在那里,翻看军中的资料,笑着打了个招呼,就在一旁坐了下来。

“以后,这军中就委托给将军了,别的我不担心,我只叮嘱将军两项。”

赵郢一脸正色地看着李信。

“第一,《铸军魂》的学习不能停,以后,无论任何人,只要加入,就必须先从《铸军魂》学习,通过陈平的考核,才正式算我们军中之人。第二,请将军为我调教三千可用之兵……”

李信:……

你这还不叫可用之兵吗?

你这三千新兵,能读书,会写字,通兵法,还懂朝政,扔到秦军主力大军里,只要稍加打磨,就是一群至少百夫长起步的军中基石!

你还叫我给你调教可用之兵?

在你眼中,啥叫可用?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