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 始皇帝:朕也想举办一场考试(2 / 2)

作品:《我的祖父是秦始皇

唯一让赵佗有点安心的是,蒙恬对于五十万常驻岭南的大军,关注反而不多,除了在开始交接的时候,一一巡视过之后,后来就很少过问了。

军中的许多事务,基本上还是由他这位军中副将打理,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,想要趁机侵夺他权限的架势。

赵佗变得更忙了。

有了只顾着娶亲纳妾的将军,他自然得接过蒙恬的将军落下的任务,虽然忙碌,但脸上的笑容分明多了许多。

驻守的将军虽然换了,但赵佗依然是那位各大部族信重依赖的香饽饽。

似乎一切如故。

……

就在蒙恬,天天忙着纳妾,辛苦得自己两腿发软的时候,皇子孙赵郢也忙得差点两脚离地。

始皇帝三十六年十二月。

传得纷纷扬扬的“唯才是举”,终于在咸阳的学室拉开了帷幕。

通过考试,公开选拔,对这个时代来讲,就是一次划时代的创举,擅长兵法者,可以考兵法科,擅长数术者,可以考算科,擅长笔墨者,可以考文华科,甚至连擅长武艺的,都可以考武科……

这场小型的考试,几乎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,就连始皇帝都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。连黑冰台都被派了出去,关注着各方的反应。

赵郢自己其实还没意识到,自己今天这样偶尔组织的一次小考试,对天下读书人的震动。他等于从死板一块的用人制度上撬开了一条裂缝。

当然,赵郢顾不上考虑这些,此时他所有的精力都在这些前来参加考试的人才上,这可是自己第一次公开的大型招聘现场,能不能招揽到人才,对自己来讲,真的很重要,不关注都难。

当然,对于如今的赵郢而言,最为重要的还是兵法科和武科。

虽然军队中已经有了以禽为首的墨家队伍,有了剑术高超的剑术教师盖聂,有了颇有才学的陈平。但如今他刚刚开府,除了身边有一个不情不愿的执戟郎张良之外,府内几乎是一片空白,对各种人才极为缺乏。

此时,他就站在兵法科的考场之前,背着手,溜达,不时低头看一眼这些人才作答的情况。

试题是老将军王翦亲自出的。

“若是只给你十万精兵,你该如何对抗匈奴……”

不少人见到题目之后,顿时抓耳挠腮,皱着眉头苦苦思考,却有一个身材高大,一脸菜色的年轻人正奋笔直书。

赵郢忍不住停下脚步,多瞥了一眼,谁知只是瞥了一眼,眼睛就挪不开了。

韩信!

这位奋笔疾书,削减脑袋,想要在自己这里谋一个前程的,就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不败战神韩信!

赵郢也不忙着找他,而是静静地等所有人答案试卷,这才招人让人叫过他来。

“淮阴韩信,见过皇长孙……”

赵郢饶有趣味地打量了他一眼这个一脸菜色,明显有些瘦弱的年轻人,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“我身边还缺一位执戟郎,我看你人高马大,颇为英武,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在我身边做一位执戟郎。”

韩信面色一滞。

想了想,冲着赵郢深施一礼。

“多谢皇长孙厚爱,只是我韩自忖也算是熟读兵法吗,志不在此,还请皇长孙成全……”

赵郢笑着点了点头。

提起毛笔,在他的名字上圈了一个零。

“好,你被录取了,回去收拾一下,明日上午就可以去新兵大营那边找陈平报到了。”

韩信走后,赵郢叫过一直拿着长戟,规规矩矩地站在自己身边的张良,笑呵呵地到。指了指桌子前面的几份试卷。’

赵郢毫不在意地点了点案板上的试卷。

“今天给你一个任务,明天之前,给我把这份试卷批阅出来……”

试卷足足有上千卷,加上这次考试用的是竹简,堆在那里,跟座小山似的,只是看一眼,都觉得压抑绝望。

张良:……

看着厚厚的试卷,张良哭的心思都有了。

这份权限,虽然让人眼热,但他知道,这背后的风险,他有心想要拒绝,但没敢。唯恐这位皇长孙一个不开心,回头把自己给继续关到小黑屋里去。

只能硬着头皮,在那里认真研读。

并把试卷优胜者给赵郢留出来,供给他留着做最后选择。甚至连一些落选的试卷上,都批注上了理由。

赵郢看了一会,觉得十分满意。

所以,强扭的瓜,该甜还是一样甜啊。

就在赵郢以为,今天可以偷一次懒的时候,他刚走出学室的考场,就看到了身穿便服,背着手前来的黑。

“小公子,陛下那边有请……“

”大父,您找我?”

赵郢有些纳闷地看了一眼,正一边捶着老腰,一边批阅着手中奏疏的始皇帝,毫不在意地凑过去问道。

哪怕是现在赵郢给始皇帝提供了靠背椅和八仙桌。但始皇帝每天的工作量依然是大的惊人。让他时常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。

“郢儿,你那个选拔人才的方式,我看着倒是有点意思——今年开春之后,我也想学着你的方式,在咸阳举办一场考试,选拔人才——你刚刚举办过这种活动,有经验,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吧……”

赵郢:!!!!!!

大父,你这是想要开科举制吗?

在此之前,他是真的没有多想,就是单纯的想要找个办法选拔一点可用的人才,免得什么鸡鸣狗盗之辈都进来,如此而已。

始皇帝这么一说,他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可怕影响。

目光一凛,一脸认真地看向始皇帝。

“大父,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?”

自己举行这种小型的选拔考试,可能还无所谓,若是始皇帝直接退出这种选拔制度,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