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三八章 崭新的大汉:议会、内阁、君主(1 / 4)

作品:《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

纵观华夏的政治制度,从部落,到分封,到宗法,到天子与贵族联合执政;

再到世卿世禄制,到郡县制,到中央集权制,到职业官僚制,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。

泱泱大国,政治制度几千年的变迁史何其繁杂!

但…不容置疑的是,每一步其实都是在进步。

每一步都代表着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。

也惟有两世为人的关麟,可以横向去对比这些制度的优缺点,去将这些制度与实际去匹配,然后去选择…更适合大汉现状与大汉发展的政治制度。

而政治制度的变革,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思想的演变。

经济发展的规律,则是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(井田制);

到封建土地所有制;

再到家庭手工业,官营手工业、民营手工业,到市镇商业发展,其中还贯穿着重农抑商、海禁与闭关锁国。

思想领域则更是复杂。

从百家争鸣(春秋战国),到法家治国(秦),到道家休养生息(汉初),到儒学成为正统(汉武帝)…

到三教并行,到三教合一,到儒学复兴(理学),再到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批判!

再往后推,还有新文化运动,那就更久远,影响也更深远了。

其实,真的说起来。

这种关乎思想觉醒、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,一失足…那是要成千古恨的。

这已经不是变法那么简单了,这简直是把现有的政体推倒重建。

这很难…

也很危险!

秦王朝就是因为暴力改革而走向灭亡!

可不改的话,那又如何?

即便是关麟帮着刘备,三兴了大汉,可刘备会老,阿斗也会老去。

但只要世袭制度不变,“家天下”无法转变为“公天下”,那臣强主弱的情况势必会再度上演。

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也会甚嚣尘上。

大汉短暂平和、繁荣后,还是有一天会走向腐朽、走向纷争,走向动乱。

那时候,历史又会如何记载刘备、记载关羽,记载他关麟的这一段?

至多不过是如光武中兴一般…将刘备塑造成光武那等“气运之子”的形象,关麟则是他的“大魔导师”!

可,放眼百年,千年,那又有什么卵用?

汉就能延绵下去么?

也正是想到这里,关麟才敢于往下去想,往深入去想,往复杂的地方想。

诚然…

哪怕是改变的过程中,政治制度、思想觉醒、经济发展会作为三座大山狠狠的压在大汉的身上。

但关麟…或者说大汉是有所倚仗的。

因为以刘备为首的这一波人,是起于微末的一波小人物;

他们的团结是几千年中华史上,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君臣际遇;

最、最、最、最重要的是,这里面有治国水平、手工业经济发展、觉醒百姓思想能力,均处于SSR级别的诸葛亮;

有战时能出谋划策,能为刘备在暗地里铲除阻碍,任劳任怨作为刘备影子与谋主的法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