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历史军事 / 怒海覆清1852 / 章节正文阅读

第二八七章 出征前的交代(1 / 5)

作品:《怒海覆清1852

董良给董瑾的职务是新组建的吏部总长,明清之六部中吏部乃是排在首位,不过董良一直都没有设置这个部,那是因为华族的官员太少,董良自己就能够管理过来。

现在不一样了,摊子大了,很多权力董良必须要分出去,让人帮自己分担。

华族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、考核、升降、勋封、调动等事务,实事上华族除了确定了九等十八级文官等级之外,很多文官的制度都没有确立。

董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华族创立的时间又短,他只能捡紧要的事情先确立,很多事情都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去做,比如现在完善文官制度。

董瑾是科班出身,对这些再了解不过,其实中国的文官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,此时在全世界都算是比较发达的,尤其是科举制度,甚至被很多列强推崇。

“二叔,华族初创,咱们的文官成分复杂,能力也是参差不齐,您要尽快建立一套官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。”

文官的培训班,董良之前已经在做,他还为此编写过教材,除了《告华族同胞书》这个必读书目,董良还将华族的施政理念编辑成册作为培训文官的教材。

华族的文官培训比较注重思想教育。

董良觉得每个人的施政习惯和处事方式不同,但是只要最后能够为百姓和华族解决问题就好。

但是施政基本理念一定要统一。华族将百姓摆在第一位的施政原则必须要把守。

东番保卫战的时候,董瑾就在安平城中,他到了华族之后一开始被董良安排在振华大学堂执教。

期间,董良举办了一场科举,选拔了一百多人放在大学堂做任职前培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