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历史军事 / 北宋穿越指南 / 章节正文阅读

0805【少年鞍马适相宜】(1 / 5)

作品:《北宋穿越指南

任丘县学教授带来的士子,大半也是年轻人。

他们见陈鳌下水采藕带,于是也不甘落后,纷纷脱衣跳进湖里。

平时这属于有辱斯文,在皇帝面前表现却是风流不羁。

众人采了许多藕带,朱铭吩咐道:“拿去做菜,今日一并分享。”

任丘县令连忙朝吏员招手,低声安排几句,很快就把藕带拿走。

人挺多,肯定不够吃。

在皇帝看不到的地方,这些吏员去找村民帮忙。

此时亦非农忙季节,老百姓听说皇帝想吃藕带,都嬉笑着去附近帮忙采集。

顺便再弄点湖鲜过来,县令猜测皇帝可能喜欢。

南风阵阵吹送,湖面波光粼粼。

朱铭一路巡视奔波,此时站在船上心情舒爽。他对知府刘一止说:“刘晓行之名,我也如雷贯耳。今日何妨再作一首?诗词皆可。”

“晓行”并非表字,而是刘一止写的一首词。

他蹉跎半生考不上进士,太守推其为八行士子,想要举荐给他谋个官。但刘一止没有接受四十多岁终于考中,当时实缺太难补,直接被扔去收酒税。

设身处地的想想,你考了半辈子科举,却只捞到收酒税的小官。而且这个国家还满目疮痍,你一腔抱负根本无处施展。

直至宋徽宗禅位,赵桓才把刘一止召回京城。

当时全国已是一团乱麻,刘一止在进京的路上,早晨起来看到残月照疏林。他想起满朝奸臣祸乱国家,又想起自己蹉跎半生前途未卜,而家中妻子也久未重逢,有感而发写了一首《喜迁莺·晓行》。

这阙词当时轰动京城,又迅速传遍大江南北,因为戳中了太多读书人的泪点。

刘一止说:“仓促之下,臣未有好句。倒是今年插秧之时,雄安府稍微有些春旱,臣看到百姓用水车灌田,便写了一首诗还未与人看。”

朱铭笑道:“且吟与诸君听。”

刘一止说道:“此诗名叫《水车》。”

“村田高仰对低窊,咫尺溪流有等差。我欲浸灌均田涯,天公不遣雷鞭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