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八十八章 幽州隐患(1 / 3)

作品: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

这日袁熙派人给吴夫人送去一封信,随即收到了沮授从蓟城发来的信件。

看了信的内容后,袁熙眉头紧锁,他没有想到如今北地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不少,看来接下来要处理的,是并州南匈奴这个隐患、

而且他打算用的是最直接的手段,即武力为主。

虽然可能会有更加缓和的手段,但那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袁熙实在等不起了,他毕竟要将长城以内的势力提前整合,这样在面对随时可能的关外胡人南下时,才会有余暇应对。

而以祁连山河套燕山分界,关内最重要的两股势力,便是南匈奴和乌桓鲜卑,这两部都和袁熙地盘接壤。便是袁熙的内忧。

其实想要整合两者,本身就是颇为困难的一件事情。

而袁熙更加头痛的,是外患。

这就不得不说匈奴和鲜卑的世仇了。

《后汉书·乌桓鲜卑列传》记载:鲜卑者,东胡之支也,别依鲜卑山,所谓鲜卑山,就是后世的大兴安岭,东胡名字的起源,是因为其在匈奴之东,故曰东胡。

匈奴一直是北地最主要的威胁,秦二世时匈奴时出了个极有能力的冒顿单于,其带兵攻打东胡,将其打散成三支,一支称为民人,融入了匈奴,一支是乌桓,一支便是鲜卑。

鲜卑逃到鲜卑山发展,在东西汉两朝打击匈奴的过程中,趁机反过来蚕食匈奴地盘。

西汉时候汉朝主要靠自己打,而东汉采用了羁縻制度,几乎放弃了西汉的自主对外政策,采用财货扶植外族对抗外族的办法,鲜卑因为对抗匈奴,得到了东汉朝廷的大量钱财支持,最多时东汉朝廷每年赏赐给鲜卑人财货高达二亿七千万钱,鲜卑借此壮大起来。

汉桓帝时期,鲜卑出现了一位首领檀石槐,被部落推举为大人,其在公元156年统一各部,并打败了丁零乌孙等族,击溃了已经式微的关外匈奴,占据了其先前的土地,完全控制了蒙古草原。

因为领地太大不好管理,他便将其分为三块,后世分别产生了宇文氏、慕容氏和拓跋氏。

其强大起来后,便南下侵犯汉境,史书记载,仅177年就有大小三十余次,其掳掠工匠,加上之前汉朝之前为了让其牵制匈奴,对其输送了武器和工具制造技术,鲜卑和汉廷的武器差距日渐缩小。

和西汉汉武帝时期,汉兵依靠武器兵甲压制匈奴,一汉当五胡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,汉庭大臣评价鲜卑兵利马疾,过于匈奴。

鲜卑的崛起,代表着东汉以胡制胡的政策完全失败,千年之后宋朝将这条路再次验证了一遍,只能说是又蠢又坏了。

到了汉灵帝当政时,檀石槐见汉廷不堪,便有全面南下的准备,此时距离黄巾起义只有七年,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眷顾,檀石怀此时莫名暴毙,鲜卑分裂为三部,汉庭称之为西中东三部鲜卑,一是其孙步度根率领,一是柯比能率领,一是东部大人率领,三部中以柯比能能力最强。

柯比能也是个能人,他想办法和其他两部和解,共同对付中原,这便是袁熙头疼的外患,他自然明白后世鲜卑是个多么麻烦的东西,但偏偏他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,根本抽不出手来对付关外鲜卑。

而关外鲜卑的强大,对于单于塌顿带领的关内鲜卑,也有着极大的影响。

毕竟其血脉更加接近,若是鲜卑压过了汉廷,单于塌顿未必不会倒向鲜卑,共同对付汉人,而其领地本身就在关内,极难防范,一旦战争爆发,幽州便会生灵涂炭,这才是袁熙最担心的事情。

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袁熙占据幽州没人看好,袁谭袁尚也没有过度提防的原因,因为幽州的问题实在太多了。

加上公孙度家族和高句丽三韩,幽州简直就是個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,袁熙最初实力不济的时候,根本不能刺激任何一方,所以先占据徐州江淮地区,增加自己的实力,方能回头一个个解决这些隐患。

如今袁熙取得青州和冀州三郡,终于将自己地盘连成一片,实力大增,正雄心勃勃准备先处理河套平原的南匈奴,但沮授的信让袁熙不安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