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5 章 盛维到来,盐场开工(2 / 5)

作品:《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

王重却一脸正色,冲着陈浚拱手道:“明公一心为泉州,为百姓,此心可鉴日月,重心中只有钦佩!”

陈浚松了口气,同时对王重也愈发满意,不同的人,说的话也截然不同,王重只几句话,就把陈浚捧到了忧国忧民,一心为公的高度,读书入仕,求得无非就是权势名利,陈浚不缺钱,缺的就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名声!

王重这么说,如何不叫陈浚高兴:“子厚有何良策,快快道来!”

王重道:“明公若有意,可于泉州湾扩建港口,修建码头,吸引过往的海商落脚,鼓励商户出海贸易,只消做出成绩来,那些商贾自会替咱们将泉州之名传遍天下,彼时,明公说官家会如何选择?”

“扩建港口,修建码头,哪有那么容易!”陈浚叹了口气。

说来说去,无非就是一个钱字。

时间一日日过去。

嘉佑七年二月下旬,东京城里,热闹非凡,各州各府的举子齐聚东京,参加三年一度的春闱,皆求金榜题名,登科及第。

远在东京东南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,也同样十分热闹。

泉州湾,码头之上,收到消息的王重早已在此等候多时,数艘十余丈长,数丈宽的大海船停在泉州湾里,盛维带着长松和几个王重不认识的人,下船后快步向王重走去。

一番寒暄,王重将人引至早已定好宴席的丹碧楼中。

轻歌曼舞之中,丝竹管弦映衬之下,宴席之上,盛维给王重介绍着带来的人,都是和盛维关系不错的大商人,其中一个还是长松的亲舅舅,全都是应盛维之邀,来赴与王重去年的在宥阳时定下的约定的。

王重年纪虽轻,但这几个家财万贯的商人,却都不敢有丝毫轻视。

二十岁就做到了一州通判,官居正六品,前程可谓不可限量。

商人都是逐利的,王重这么大的一支潜力股,如何不值得他们投资。

更何况别人不清楚,长松的舅舅李勇却清楚的很,自家妹夫现如今生意能做的这般红火,日进斗金,和王重可离不开关系,甚至于盛家现如今最红火的那几门生意,没有一个不是和王重相关的。

“今日在坐的诸位,都比本官年长,阅历也远胜于本官,至于经商的经验,那就更不用说了,诸位皆是好手,重蒙官家青睐,授以泉州通判一职!”

“诸位皆是商人之中翘楚,泉州的地理位置如何,不用我说,诸位心中都有数,又有泉州湾这等天然的港口,可谓地利。

自太宗朝至今几十年里,朝廷鼓励商人出海贸易,欲建立一条海上丝绸之路,先后在杭州、明州、广州设立市舶司,总领海上贸易诸般事宜,给出种种便利,可谓天时!”

“而今诸位聚集在此,乃是人和,天时地利人和俱存,焉愁大事不成?”

“通判所言极是!”盛维没有第一个站出来说话,但盛维的舅兄李勇却率先站了出来:“如此良机,岂能错过,我李氏商号已经决定了,在泉州设立分号,购三艘海船,出海贸易!”

其余几人却并没有急着表态,而是彼此对视过后,其中一个极为富态的中年胖子冲着王重拱手道:“通判所言,我等也极为认同,只是出海贸易的利润虽高,但风险也大,海盗且先不说,就是海上的风暴,也非人力所能掌控,但凡遇上,损失船货也就罢了,就怕丢了性命!”

“这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!海上虽然危险,但跑一趟下来,利润也是极高!”王重笑着道:“而今杭州、明州两处市舶司,每年往返的海船,数以千计不止,大批的麝香、木料、金银等物自海外经市舶司流入我朝之内,诸位皆是明白人,这些东西的利润有多高,不用我说,也该知道。”

又一位商人拱手问道:“草民心中有一疑惑,不知通判能否为草民解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