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2 章 老太太起意回京(2 / 3)

作品:《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

“仲怀在濠州城外连破反贼两路援军,又将反贼最后一路援军赶至濠州城下,而后不过两日便破了濠州城,斩首无数,收降万余,大获全胜,而今寿州境内尚且还有万余反贼盘踞,以如今的情形来看,不日便可尽数收复!”

“这么说,淮西之乱不日即可平定?”盛老太太急忙问道。

王重却摇头道:“没那么容易,城池虽能收复,但那些四散逃逸的残军流寇分散各地,躲在深山老林之中,化作山贼水寇,一时之间,怕是难以剿灭殆尽。”

盛老太太看着王重,也不意外,淡淡的道:“就是说咱们暂时还回不了汴京呗!”

王重笑着问道:“祖母你不是住不惯泉州?”

“唉!”盛老太太叹了口气,说道:“泉州是个好地方,冬暖夏凉,气候湿润,住着也舒服,只是如今官家年迈,储君之位迟迟未曾定下,眼下又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长柏又不在汴京……”

老太太神色间透着几分凝重。

王重道:“越是这种时候,就越应该韬光养晦,岳父大人在官场多年,为人圆滑,擅长左右逢源,多年来一直都是小心谨慎为官,又不曾同谁人结仇,只消岳父大人牢记韬晦二字,便是风云变幻,也影响不到岳父大人的前程,盛家的未来!”

个中道理盛老太太何尝不知,只是盛紘这人平时确实还算靠谱,可但凡是和林噙霜扯上关系的事,总是不免看不透彻,亦或者会下意识的选择自己欺骗自己。

王重见盛老太太仍有些犹豫,沉吟片刻后,对着王茜儿姐弟吩咐道:“茜姐儿,你带着旭哥儿去染布坊寻嫂嫂,就说我有事找她,让她今日早些回来!”

“三叔找我阿娘有什么要紧事儿?”王茜儿一边吃着荔枝一边问道。

王重看着王茜儿道:“事关你的终身大事,你说要不要紧!”

饶是素来大大咧咧的王茜儿听到这话也忍不住俏脸一红,低下头不敢同王重对视,拉起弟弟同盛老太太和明兰道别告辞,匆匆跑了出去。

见姐弟二人走远了,王重又屏退一众下人,厅中只余盛老太太和明兰及他三人,这才说道:“储位空悬多年,官家迟迟没有定下承嗣人选,多年来,宗室之中,又以兖王和邕王二人的呼声最高,虽说前几年因着邱家之事,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,但那只是在明面上,背地里不知多少人早已做了选择。

年前官家病重,卧榻数月不起,朝中人心浮动,莫说别家,就说齐国公府,堂堂国公之家,不也一样让齐小公爷娶了邕王的独女嘉成县主吗!更何况是其他人。

不管最后储位落于何人之手,难道剩下的那位就能甘心?世人多说兖王父子二人俱皆强干,若是以前,官家皇子尚且在世之时,他们或许可为贤王良臣,可现如今官家并无子嗣,若是最后储君之位花落别家,他们父子二人这么多年来的经营悉数都打了水漂,他们能够甘心吗?

纵使是他们能够甘心,可那些投入他们麾下,站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那些朝臣会甘心吗?”

盛老太太本就是聪明人,而且还是个人生阅历极为丰富的睿智老人,如何听不出王重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只是王重的话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,尤其是落在似盛老太太这种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的人耳中。

“官家虽年迈,可在位近四十载,天下承平,百姓安居乐业,朝野上下无不感念陛下宽厚仁善,怎会有人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!”盛老太太出身高贵,幼时还曾在宫中教养过一段时间,对嘉佑帝和曹皇后都很熟悉。

“人心隔肚皮,谁又说的清呢?”王重摇头感慨道:“寻常百姓因为田间地头的几寸土地,尚且能起争执,为了引水灌溉,两村械斗,杀伤的人命的从古至今都不在少数,大户人家里,兄弟姊妹之间争权夺产,互相残杀的亦有不少先例,更何况是皇位更迭。”

“祖母,我觉得子厚哥哥说的有道理,咱们没必要去这个风险!”明兰知道王重的意思,想让盛老太太暂时跟着自己两口子留在泉州,也好让她这个当孙女儿的,在老太太跟前尽尽孝心。

盛老太太将明兰那洁白纤细的柔夷捉在手心中,轻轻拍着道:“可你小娘和栋哥儿她们都跟着你父亲在汴京呢!”

明兰被盛老太太说的一愣,一时之间,竟不知该如何反驳。

老太太语重心长的道:“如今你二哥哥也不在东京,长枫又是个不成器的,若是当真遇上什么事情,你父亲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