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1 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(2 / 4)

作品:《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

“子厚这话,有些妄自菲薄了!”盛紘却并不认同:“子厚可是我淮南路解元,怎能如此自轻!”

“叔父见谅!”王重赶忙躬身拱手致歉:“非是学生妄自菲薄,实在是自家事自家知。”

盛紘没和王重争辩,而是忽然问道:“子厚可有心仪的姑娘?”

王重摇头道:“科举未成,学生岂敢分心他顾!”

盛紘点了点头,说道:“既如此,那便等到春闱之后,再说此事吧!”

话虽如此,但对王重的评价却又忍不住高了几分。

是夜,大船停在一处小镇的码头之上,王重坐在舱里,想起临行前几日和王李氏的事儿,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
同一屋檐下住了近两年,王李氏的心思王重如何看不出来,只不过先前碍于颜面,限于那种刻在骨子里的道德观念,王李氏才克制自身,将感情都藏于心底。

可当知道王重要动身北上东京汴梁,参加来年春闱之后,王李氏的心就开始动摇了。

若是王重一举高中,被授官外放,届时王李氏若是再想见到王重,便没那么容易了。

而且王重若是一旦高中,十八岁的进士,想要和王重结亲的姑娘,定如那过江之鲫一般。

一旦王重成了亲,有了正妻,王李氏作为王重的嫂嫂,与王重便再无半点可能。

诸般愁绪涌上心头,王李氏只能借酒消愁,借着酒意,终于迈出了那一步。

王李氏也知道,她和王重之间根本没有可能,所以王李氏才会毫不犹豫的拒绝王重的第一个提议,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。

王李氏虽然是个寡妇,但膝下却只有王茜儿这么一个女儿,待十几年后,王茜儿嫁了人,有了如意郎君,王李氏呢?

王李氏舍不得离开王家,舍不得离开女儿,更舍不得救她于水火之中,替她和女儿撑起了一片天的小叔子王重。

所以王李氏迫切的想要个儿子,想要一个属于老王家的儿子,替老王家传宗接代,替她那个烂赌鬼的丈夫延续香火。

王李氏也正是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说服了自己,借着酒意,找上了王重。

王重能够猜的到,以王李氏的性子,做出这样的决定,内心深处是经历过了一番怎样的纠结乃至于挣扎。

所以王重没有拒绝,说实话,王李氏的姿色虽然不差,但也只不过是中上之姿而已,远没有到让王重扔掉底线的地步。

只是那天晚上,看着那个可怜的女人,自家嫂嫂,王重到底还是心软了。

送她再嫁?还是看她就这么带着侄女儿王茜儿受一辈子的活寡?

倒不如随了她的心愿,给她一个子嗣,全了她的念想。

至于自己的名声,乃至于旁人的看法,于王重而言,本就不重要。

只要能让那个可怜的女人心安便好!

至于往后可能要面临的问题,自有王重去解决。

每日在船上与盛紘下棋,讨论文章,以沿途两岸江景为左,抚琴弄萧,好不快哉。

盛紘着实没有料到,王重对于乐器乐理竟然还如此精通。

可惜的是,过了淮阴,顺着汴河一路往西北而去的途中,两岸的景色逐渐不再似淮阴以南那般生机盎然,反而有了几分秋日的枯败萧索之意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渐往北去,这种情况便越发显着。

待王重和盛紘抵达汴梁时,十月已近中旬,一路顺着运河逆流而上,花了半个月时间,总算是抵达了东京汴梁。

“你就先安心在我那儿住下,待找到了合适的地方,再搬过去也不迟!”盛紘拉着王重道。

对于盛紘的热情,王重颇有些哭笑不得,但借住在盛紘家,确实要比住在客栈方便:“既如此,那就叨扰叔父了!”

“正该如此!”盛紘哈哈笑道:“走走走!我早已命人先行一步,将屋子收拾出来了!”

盛家在汴梁城里的宅子,位于城西积英巷,虽靠近城门,但地段却极好,还是当初盛紘的爷爷,那位盛家的老祖宗早年间置下的,而今东京城内,寻常一间民宅,便要好几百贯,地段环境稍微好一些的,便要上千贯,似盛家在积英巷的宅子,放在如今,没有个几万贯,根本买不下来。

而且还是有价无市的那种。

东京大,居不易啊!

住进盛家之后,盛紘既要忙着去户部述职,还得忙着四处走动,上下打点,王重便待在盛家的客房中,每日读书习武,闲暇时候,也抚琴弄箫,廖慰孤寂。

不过借住在别人家里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王重刚到东京时,便能让王二喜托了东京这边漕帮分舵的兄弟,帮着寻牙人,找合适的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