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5 章 初见凌教授,王重的初衷(2 / 4)

作品:《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

王重接着说:“所以不要怕和人请教,没有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,就像我,当初为了学本事,不也在师傅跟前端茶递水,点头哈腰的,还老挨师傅的骂!”

“你妈这辈子就指着你了,你不是一直想换个活法吗?要是啥都不会,你就算跑出去了,到外头又能干啥?还不是给人干苦力,要么就下井挖煤,那可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活儿,随时都有可能把命给丢了。

你有那决心,现在咱们又有机会,有这么好的条件,你给我把技术学好了,将来要是成了咱们工程部的部长,挣了钱,买个小汽车,买手机,穿西装,打领带,身边带着手下,跟咱们公司里那几个大学生一样,在工地上对别人指手画脚,再找个胸大屁股翘的漂亮媳妇,回到村里,让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夸一句,尕娃这娃不孬,让同龄人都羡慕你,让村里的那些女娃娃,都恨不得嫁给你,这难道不比出去闷头乱闯来的强?”

尕娃听的意动不已,脸上透着几分对未来憧憬的笑容,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,激动的跟王重连连保证,一定好好学。

王重没继续往下说,有些话,说太多了也没用,要的就是点到为止,恰到好处,啰啰嗦嗦,唠叨不停,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。

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即可,真正做决定的,还是得尕娃自己。

要是他没有一刻积极进取,刻苦上进的心,王重就算把口水都给说干了也没用。

“行了,没别的事儿就赶紧回去吧,该准备准备,该忙的忙。”

没两天,马得福就给王重带回来一个好消息,说是陈金山跟凌一农教授已经取得了联系。

次日,王重驱车至开发区办公室,和陈金山一道,驱车走了将近两个小时,才在一处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,见到了凌教授一行人。

凌教授一头精干的短发,戴着眼镜,中等身形,满头黑发间夹杂着几分银丝,面容倒是略显年轻,瞧着三十多岁模样,穿着简陋的单衣,头上戴着个草帽。

陈金山和凌教授握着手寒暄了好一阵子,一个叫老师,一个说自己没带过他,不算他的老师,关系略有些复杂。

不过两人的关系确实不错,玩笑归玩笑,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,透着真挚。

“你大老远的跑过来,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凌教授也是个直性子,不喜欢绕来绕去,和陈金山才说了两句话,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。

陈金山笑着道:“老师啊,这次呢,我只是当个中间人,是这位同志想要见您!”

王重赶紧上前,伸出手:“凌教授您好,我叫王重,是西海固过来玉泉营这边吊庄的移民。”

王重一嘴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,倒是让凌教授略有几分意外。

他和团队来宁夏也有将近一个多月了,最难的就是和本地人的沟通,凌教授的普通话比陈金山的好,但和本地人在沟通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。

有些是因为语言口音,但大部分,都是因为他说的那些话,别说是老百姓了,就连很多本地的干部们都理解不了,不知道什么意思。

“王重同志,你好!”凌一农和王重握手。

王重略有几分‘激动’的说:“凌教授的大名,我可是早就如雷贯耳了,教授在菌草方面的研究,轰动一时,不仅替我们国人挣脸,还狠狠打了那些外国专家教授的脸,而且在保护森林资源,发展菌孤养殖方面,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,利国利民,不外如是!不外如何!”

凌教授起先还以为王重只是推诿客套,可没想他竟然真的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,而且还能说出菌草的优势和带来的好处,倒是让凌教授有些另眼相看了。

“想不到我凌一农的名字,竟然还能传到海吉!”凌一农虽然信了王重的话,可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
似是看出了凌一农心中的疑惑,王重道:“我早年间也是读过书的,不过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去当了兵,退伍之后,虽然回了海吉,但也时刻关注外面的信息,一些科技民生方面的报纸刊物,我也经常关注,像我们这种内陆地区,发展本来就慢,和沿海城市没法比,尤其是我们西海固这边,想要发展,想要实现全面小康,那就跟不能和社会脱节,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!”

“用菌草代替木头繁殖菌孤,你老这可是开创了先河,您的技术,不仅是对咱们国家,就算是对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。”

陈金山和凌一农听了,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,凌一农不由得再度审视起王重。

陈金山深以为然的道:“王重同志说的对,像海吉县,向宁夏这样的内陆地区,想要发展,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,搭上改革开放的顺风车。”

“这我我们闽宁两省对口帮扶,就是为了让我们宁夏宁夏地区的老百姓们,也能吃到改革开放的红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