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历史军事 / 明末钢铁大亨 / 章节正文阅读

1375、马尼拉京观(2 / 4)

作品:《明末钢铁大亨

就会咔嚓一声,把十个一排的脑袋切下来。

这东西非常快,直接切断脖子,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处决的效率和减小了犯人的痛苦。

这座断头台是参考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断头台设计。当时,马拉被刺杀后,暴怒的雅各宾派决定镇压反动分子。在全国到处杀人。

因为被抓来,等待处决的人太多了,必须采取机械化的方式才忙得过来。

这东西主要是为了减轻犯人的痛苦,一秒钟砍掉脑袋。而且效率非常高。适合大规模处决。

法国大革命以前,法国处决死囚往往用车裂之刑。这种刑罚极其残酷,令人惨不忍睹。

制宪议会议员吉约坦医生在议会中慷慨陈词,要求改用新的刑具,免去受刑人的痛苦。

议员们很受感染,改用新刑具的决议很快被通过了。

新的行刑方式为绞刑,但它也不能让犯人无痛苦地死去。刑具还需要改进,吉约坦便亲自担负起这个任务。设计出了第一台断头机。

本来按照大明律,这里面有些犯人,杀害的大明子民太多,还有强暴、抢劫、纵火等各种罪行。恐怕要执行很多极其野蛮残忍的刑罚。

明朝的死刑,分斩立决和斩监候两种类型。“斩立决”,就是犯了死罪后,立即处死。“斩监候”,就是先关进监狱,听候发落,待秋后问斩。

明朝的《律条公案五刑定律》记载:死刑有二,绞:绞者身首俱全,虽入于极刑而法比斩者为稍轻也。斩:斩者身首异处,盖入于极刑,法比绞为尤重。若弑逆大罪,凌迟处死。剐碎其尸尤重于斩,其刑之极,无以复加矣。

杨凡认为,处决犯人的方式也要尽量文明。

这些被押到这里处决的都是死刑犯,为了提高效率,一律处斩。

而且这是军队行刑,适用军法。这些犯人都有幸存者指认告发,而且不是一人,不是孤证。基本没有冤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