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/ 地主家的俏哥儿 / 章节正文阅读

3. 第 3 章(1 / 2)

作品:《地主家的俏哥儿

第3章

原本想要雪化了再去余家村。

不料第二天一早起来,便下起了鹅毛大雪,不过半日,便积了厚厚一层雪,到了下午还越下越大,大有不停的架势。

杜舟自能苦着脸继续去看账本,看到两眼昏花,账目都没有对上。

他只能拿着账本去找沈泊君讨教,沈泊君是会算账的,只是想要培养儿子罢了。

他在沈泊君书房外面,听到屋里的沈泊君在跟周掌事发脾气,道:“真敢狮子大开口,聘礼竟然要二十亩良田两百石精米,还每年要给他们家两成的收入,真当他家的儿子有什么精贵的吗?能来我们家倒插门,已经走了狗屎运了!”

“是是,少爷聪颖俊朗,若不是婚事时间吃紧,也可以慢慢找。”周掌事应道。

沈泊君拍了拍桌子,道:“继续去找,要找良家子,家世清白,那些贪图我家家产的定不能要。”

沈泊君便是吃了这种亏,当年便是带着家里的产业下嫁给杜家,反倒被人惦记上田产,分家的时候还吃了点亏,便宜了姓杜的和那几个姨娘。

“好,我会好好物色,帮少爷找个良配。”周掌事应道。

杜舟在门外听着,眉头直皱,父君已经为了他的婚事伤神上火,他这点小事就别麻烦他,杜舟拿着账本灰溜溜的回了书房,继续苦恼。

他撑着下巴看了一会账本,门外响起了敲门声,他以为是翠儿,便道了句:“进来。”

赵奉邺从外面走来,身上穿上了干净的衣服,不过他身材高大,身材挺拔,家里找不到适合他的成衣,这一身穿在他身上倒是小了不少。

“是你啊,你受伤了为何不在屋子里休息,跑来这里做什么?”杜舟赶紧起身,询问道。

赵奉邺脸色依旧惨白,看上去十分虚弱,走路时脚步虚浮,宛如下一秒就要倒下去一般,他强打这精神跟杜舟说话道:“我今日一天没有见到少东家,心里觉得不安,特地来找你。”

杜舟听了这话,不由乐了,道:“你有什么好不安的,你现在生病受伤,就该好好休息。”

赵奉邺看了他一眼,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我举目无亲,又不记得自己姓谁名谁,家住何方,有何亲人,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少东家,自然只觉得你亲切,你这一天都不来看我,我便感惶恐害怕,寝食难安。”

杜舟听着这个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壮汉这么说,不由吃惊的张了张口,一时不知作何评价,又觉得情有可原,沉默半响后,道:“那我明日开始,日日去看你?”

“这样自然是好,不过,我不会打扰你吧?”赵奉邺小声问道。

杜舟将账本一拍,扶额道:“没事,反正我也对不上账目,看得我头昏眼花,原本昨日就是想去接个账房先生来的。”

“这样啊。”赵奉邺忍不住扬唇笑了笑,那张俊美且苍白的脸,格外教人心疼。

杜舟道:“我陪你回你房间吧,这天气这么冷,你这衣服也太小了,我人给你做一身新衣服。”

“少东家对我这般好,真是无以为报。”赵奉邺垂下眼眸,感激的说道。

杜舟笑道:“我救你又不是为了你报答我,你别想太多,家里也不缺你一口饭一件衣裳,等你身体好了,找到自己的亲人后,就不用担惊受怕。”

赵奉邺忍不住多看他几眼,觉得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格外璀璨夺目,教人移不开眼睛。

下午,杜舟就把自己看账本的工作地点换到了客房的外屋,当天晚上杜舟要喂他吃药的时候,发现男人躺在床上昏迷不醒,浑身滚烫,好像伤势更加严重了。

杜舟赶紧让翠儿去叫大夫来,大夫来一看,只道了句:“这位公子病情极为严重,能不能挺过去只能看他造化,若是以百年人参续命,兴许……”

“这百年人生哪有那么好简单?”翠儿小声嘀咕了一句,然后对杜舟道,“不如别管他了。”

“大夫,你帮我看看哪里有,这人我是救了,自然不能让他死在我家里。”杜舟对大夫道。

大夫点点头,道:“我去帮少东家问问。”

杜舟一晚上守在他床边,拿着湿毛巾给他降温,赵奉邺浑浑噩噩的时候,还是有些知觉的,每一次迷迷糊糊的醒来时,便看到杜舟那双温柔的眼睛,他发现他醒了,低声宽慰道:“你别怕,我一直守着你。”

赵奉邺忽然伸手抓住他,紧紧的握着,杜舟迟疑了片刻,任由他拉着。

大夫没有找来百年人参,年份短的倒是找来一些,好在赵奉邺命大,挺过了难关

杜舟好生照顾着病号,一日三顿的药也都煎好由杜舟亲自喂他喝。

如此过了半个月,杜舟也没有去时间余家村,赵奉邺的伤势也好的差不多了。

今晚最后一次喝过药,他就不用再喝那些药了,之后吃点滋补的调养一下身体变好,杜舟端着药碗过去的时候,赵奉邺忽然问道:“下午你好像好久都没有打算盘。”

“哎,我不太会算账,下午有条账目对不上,在那想了好久。”杜舟垂头丧气的说道。

赵奉邺笑道:“要不拿来给我看看?”

“你还会珠算?”杜舟瞪大了眼睛。

“也不知道会不会,只是总是听你念叨那些,觉得有些耳熟。”赵奉邺睁眼说瞎话。

杜舟满怀期待的将账本拿来,赵奉邺坐在桌子旁,仔仔细细的瞧着上面的账目,杜舟坐在他旁边,像是个小孩子一般,看看账本,又看看他。

赵奉邺将算盘拿来,手指飞快的在上面拨动着珠子,很快便对完了一页账目,杜舟看着他眼睛发光。

赵奉邺被这样的眼神看着心头发热,修长的手指翻开了账本的第二页,杜舟屏息凝神,指着上面的一处,道:“就是这里,我一直对不上,余家村有五十户人家,其中三十七户租我家田地,每年五成收成当做佃租,这里写着是对的,但是另一本清点账单上却怎么都对不上。”

“我看看。”赵奉邺又拿到了粮仓的计数账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