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历史军事 / 季汉当兴 / 章节正文阅读

第二百二十四章 探望秦宓(1 / 2)

作品:《季汉当兴

    诸葛亮喝了口茶,续道:「一来是为了激励文长,他日北伐,凉州自是我军必夺之地,若是能成功收复,他这个凉州刺史就能名副其实。」

    「原来如此,丞相远谋,清不如矣。」杨清适时地送上了一记马屁。

    对他的恭维,诸葛亮似乎很是受用,开心地笑了笑,接着说道:「这第二个原因嘛,就是为了把你放到汉中太守的位置上。自建安二十四年,汉中之战大胜之后,文长被先帝超越拔擢为汉中太守已有七年,这七年来他保境御敌使得曹魏未找到一丝可乘之机,北大门安固,可谓厥功至伟。

    但治理民生实非其所长,数年下来只能说的上差强人意,还是这两年因为有了你创制的曲辕犁、翻车以及南中移民的流入,才使得汉中的民生有了几分气色。

    以前汉中以固守为主,让文长主政还则罢了,现在即将北伐,再让其任太守,就未免有些力有不逮了。

    明年不仅我汉军主力将会陆续云集汉中,吾亦有将丞相府迁至汉中的打算,今后数年甚至更久,汉室的重心都会在汉中,此地将会成为我大汉北伐之基。

    到那时,供应大军的粮草以及众官吏就食将多依靠汉中,汉中兴盛一分,朝廷的负担也就少一分。

    因此,吾需要你先去汉中打个前站,理顺农桑、货殖、流民等事务,为丞相府北迁做好准备。你明白了吗?」

    杨清郑重地起身回道:「是,清当尽心竭力,不负丞相的信任和厚望。」

    「来,你看这里。」诸葛亮又起身来到地图面前指着上面一座城池说道:「这里是沔阳,明年吾欲率大军进驻此地,所以吾需要你……」

    二人又就汉中之事谈论了近一个时辰,领授完机宜之后也快到了下值的时间,杨清索性不回吏舍,径直出了相府,往秦宓府邸行去。

    秦宓最近有些不太好,生了大病歇在家中,已有好些天未曾下床了。

    他刚从东吴回来就听闻了此事,只是一直忙于禀报东吴一行诸事,未曾得了闲暇,今日一早本欲告假前去看望,哪知又有曹丕病亡、曹睿继位的消息传来,这才耽误到现在。

    「子敕先生。」杨清看着脸色有些腊黄的秦宓轻声地唤道。

    他到了秦府,得知秦宓才服药睡下不久,因此先在客堂等了一会儿。刚刚侍女出来禀报秦宓已醒,他这才随秦宓的长子秦匡进屋看望。

    或许是黄昏时分,屋内显得有些昏暗,秦宓瞧了一会儿,这才认出来人,欣喜地说道:「明之,你回来了?」

    杨清点了点头,回道:「先生,我回来了。」又问道:「先生的病好些了吗?」

    「好多了。」秦宓笑着答道。看向自己儿子,道:「匡儿扶我起来。」

    秦匡慢慢将其扶起,又用圆枕垫在他的背后,侍女此时也搬了张胡床请杨清坐下。

    杨清谢过坐下说道:「我去东吴之前,先生的身体还很康健,怎会一月之间突发恶疾病重到如此地步?」

    秦宓长长叹了一口气,道:「唉,病来如山倒,岂可是人力左右?」刚伤感了一句,又反而宽慰杨清起来:「不过用了这么多天的药,估计快要好了吧。尤其今日见到明之,吾感觉精神都好了许多。」

    适才杨清已从秦匡口中得知,秦宓的病看遍了成都的名医还是无法治愈,可以说得上是药石无灵了,当下也只拿补药吊着性命。

    因此杨清明白秦宓的心意,并不点破,陪着笑了起来。笑后两人也不再说病情,将话题引到杨清东吴一行上。

    「明之可知那张温如今情况如何?」听了些东吴趣事,赞了番那首《将进酒》,秦宓挂念起了昔日与他辩论天机的老朋友。

    对这位对季汉颇有

    好感的故人,杨清之前在东吴本想拜见,不料此公却因罪被孙权发还家乡吴郡,只好托人带去了礼物。